從公元前兩千年,人類開始使用管線運輸水時,就出現了竹管(管線)與木塞閥,進行水渠的停與開。
現代,在需要用到流體/氣體的各種製程中,以管線用於傳輸各種介質以進行各種各樣的需求反應,同樣的在管線的操作中,停與開仍然是重點。
在本文中,我們先探討停止,也就是截止、封閉的概念。
使流體停止的方式無非把管道進行封閉。封閉的進行方式有數種等級,此處不表,本次探討的是絕對的封閉,幾近零洩漏。
最直觀的無非是以門狀、板狀。直接拿個板子,把管線堵起來,萬無一失。
雖仍舊有洩漏的可能性,若運輸的是水、酒、二氧化碳等洩漏低風險,低價值的介質,那無可厚非,隨意選擇簡單堪用的閥門就可以。
但在不同的情況下,會因應各種不同的介質稀有程度,洩漏危險程度,法規規範程度選擇不同的封閉方式,從最簡易的完全封閉到部分封閉,囊括其中。
若運輸的是原油,酸類,高腐蝕或高價值的介質時,普通的閥門洩漏的那一部分風險會被無限的放大,因洩漏產生的損失無法估計。
沒錯,所以在基於需要”完全的封閉”,”無洩漏”的狀況下,
盲板應運而生,又稱盲法蘭、法蘭蓋
這種看起來就是一個圓盤的金屬片,就是最直觀,最直接的將管線堵起來的方式。
造價便宜,操作簡單,又耐用。(在中文裡面,一句肯定的話後面接了但是,表否定)
但是,最大的轉折點就是這個但是
盲法蘭/法蘭蓋的操作模式如下:
1. 鬆開管線法蘭
2.以任何方式將管線撐開
3.換上盲板片
4.鎖上法蘭
從盲法闌的操作模式中,我們可以看到' LESS IS MORE'的極致,就是一塊板子檔在管線上!
降低所有設備的失誤率,讓盲板具備了非常穩定且耐用的特性,對於操作者而言,因為盲板的過於簡易,操作起來極度不便。
小尺寸的管線還好說,隨意一條20" 以上的管道,盲板的尺寸達到20吋,想撐開管線需要工具,吊起盲板需要工具,對準盲板需要工具,
隨著管線尺寸的增加需求的人數與時間呈等比上漲。對於工廠而言最重要的停/復工時間也隨之拉長。
工時一拉長對於操作員專注度會明顯下降,專心度不足致使工安風險上升,
為了改善盲法闌如此不合理的操作體驗,有下一等級的產品被推出來與盲法蘭互別苗頭
八字盲板,又稱眼鏡盲板。八字盲板以其結構酷似眼鏡,又像一個”8”得名,其由一個空心圓環與實心圓盤所組成,常態使用時都是以圓環的部分置於管道內。 而當需要將管線阻斷時就將安裝在管線上的螺栓轉開,便可將盲板以旋轉的方式卡入管線中。
是的,八字盲板確實省力,但在經歷了工業革命的人類們是不滿足於止步不前的的。
八字盲板在操作時因管線的大小,需要出動的人力數量從兩人至十數人不等,需要操作的設備從徒手一路衍伸到起重機,操作時間每次動輒數小時。
但相較於原本的盲板,已經方便了許多,針對小尺寸的管徑以旋轉的方式節省時間與定位,還算可以接受。
所以八字盲板目前常用於1980年間所建廠的工廠內,以當時的時空背景而言,從盲板過渡到八字盲板已經是很不錯的製程改善了。
但直至今日,數十年過去,用於取代八字盲板的產品再近代內大放異彩,也是目前最成熟的盲板產品,盲板閥。
目前最成熟的產品,盲板的缺點改善後,將盲板的屬性,使用者體驗全部考慮進去,集大成的產品類型。
在這個階段,因其的的完善性及現代製程的多變化,衍伸出無數類型的盲板閥。
在盲板閥內最極致,以最能耐受各種極端嚴苛環境著稱,同樣的也是價格最為高昂的產品- (我班願稱你為最貴!)
ONIS -快速盲板
快速盲板操作過程:
解開操作桿的安全鎖
將操作桿往反方向扳動,直接壓到底
確認將操作桿壓到底後,透過快速盲板內部結構撐開空隙
從側邊可以看見,快速盲板的內部結構出現了一道盲板可以滑動的空隙
將盲板順勢往另一個方向帶切換開與關
直接將盲板推到最底後,將操作桿壓回
壓回後鎖上安全鎖,即完成一次盲板的開關切換
大尺寸的盲板操作
採用手輪將盲板撐開
注意指針轉至ON即可
採用油壓方式將巨型盲板漸漸往下降/往上升
再位移盲板的同時僅需確認是否到達定點
到達定點後再次轉動手輪轉回OFF將盲板鎖上即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