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油大林廠第六硫磺工場昨天進行V-6201酸水汽提塔檢修時,疑因操作錯誤導致硫化氫回流外洩,承攬業者36歲江姓員工送院搶救後不治,中油吳姓員工、王姓場長也因未戴防護具就冒險搶救。
中油大林廠表示,調查後發現工人將盲板裝入法蘭時,疑似裝錯位置,導致燃燒塔的硫化氫回流外洩,江男閃避不及吸入過量硫化氫,當場昏厥,送院前已無生命跡象,宣告不治。
大林廠也表示,現場一同作業的邱姓工人試圖搶救未果,即迅速撤離現場並通報,吳姓員工接獲通報後前往搶救,但未穿戴防護衣及面罩,過程中因吸入硫化氫後昏倒,另外在場指揮的50歲王姓場長也因吸入擴散出的氣體,造成胸悶、呼吸困難等現象,這起工安意外共釀成1死2傷。
在盲板的環境裡有多種類型,各有適合的地方,雖隨著時間進步,高科技不斷的影響生活,工廠,環境,
但各大廠商仍舊沒有完全以最新科技取代全部舊有產品的思路,以台灣而言,現今工廠多數建於70-80年代,
有許多的工廠製程並不嚴苛無危險性,故採用最原始的八字盲板不無不可。
但仍有許多的製程,高風險,高威脅性,如前文中提及之盲板操作失誤致死,這一類型會損害到人身利益,
就不僅是考量成本,同樣要考量採用全新科技所能帶來的其他轉變
盲板屬於完全客制化產品,若是較為重要,較具威脅性的製程,可以專供符合需求的產品
原先八字盲板可能需要4-8小時才能進行拆換,還需多人操作,管線異動,整廠停機4-8小時的虧損
若不到最極限,最嚴苛的條件,採用一般的盲板閥,單人操作,數分鐘內解決,除了降低人員發生事故的危險性
同樣的提高了整體廠房的營收 ----> 不需停機數小時。
而在最核心最關鍵且風險最高的製程上,選擇採用八字盲板而不採用快速盲板,對公司而言是一種巨大的虧損